技术人才动脉瘤
2016-1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李阿姨在厂里工作时,突然觉得一种这辈子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剧烈头痛,接着便人事不省,昏倒在地。工友们吓坏了,急忙将李阿医院。
医院,李阿姨才慢慢苏醒过来,但还是头痛剧烈而且频繁呕吐。急诊室的医生开了头颅CT,一会儿结果出来了,报告上写着“蛛网膜下腔出血”。刘阿姨的爱人王师傅此时也赶医院,望着报告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不知道这是什么毛病。
正好神经外科的丁博士来会诊,简单地告诉他,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子表面出血了,和常说的“脑溢血”是不一样的,脑溢血的出血是出在脑组织里面,由高血压或淀粉样变引起,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分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引起。那动脉瘤又是什么东西?
丁博士一边带着病人去CT室做CTA检查,一边给王师傅讲解。脑动脉瘤的叫法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出现向外膨出的局部囊性扩张,形似长在血管上的“瘤”,故称其为动脉瘤(图一)。
脑动脉瘤发病率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比例极高,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好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比男性多见。动脉瘤随时存在破裂的风险,一旦破裂之后,瞬间大量血液喷涌而出,娇嫩的脑组织根本受不了这巨大的压力,死亡率很高,在40%以上,是造成死亡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图一
王师傅听了丁博士的讲解,知道这次摊上大事了。那么,这个大毛病怎么才能治好呢?
这时脑血管的CTA做完了,10分钟之后,数据重建出来,果然是个动脉瘤,而且是个后交通动脉的动脉瘤。
回到病房,丁博士拿出宣传画册给王师傅继续讲解。治疗动脉瘤有两种方法,介入栓塞(图二,三)和手术夹闭(图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动脉瘤闭掉,不让它再出血。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介入栓塞的优点在于创伤较小,对于无法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治疗难度大的患者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治疗费用较高,远期有一定的复发概率;而开颅手术的优点是治疗效果彻底,远期复发概率低,费用经济,但创伤大,手术并发症较高。
因此,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大部分动脉瘤是既可以手术夹闭又可以介入栓塞的,但有的倾向于夹闭,比如大脑中动脉瘤,有的倾向于介入,比如后循环动脉瘤。而这个病人的后交通动脉瘤是既可以做介入也可以做夹闭的。
图二
图三
图四
王师傅和亲戚商量后决定还是做介入治疗,毕竟创伤较小,李阿姨一辈子辛苦,不想让她再遭受太多痛苦。丁博士带领神经介入团队在正式栓塞之前,先做了DSA脑血管造影(图五),并进行了三维重建(图六),可以清楚地看到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指向和后交通动脉的关系。因为这个病人的动脉瘤瘤颈比较宽,为了防止弹簧圈脱落,选择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图七)。图八是术后的图片,可以看到动脉瘤被完全填塞,而后交通动脉得到完全保留。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白癜风药膏有哪几种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