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2017-3-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医院(医院)刘晓东

病因:多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其他少见原因如大动脉炎,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放疗后等引起。

症状:多数患者不发病时无任何症状,可突然发生一过性一侧肢体无力、麻木,一过性失语或语言模糊不清,一过性失明,严重的可突发完全瘫痪,脑疝、死亡。

易患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等人群易患脑动脉狭窄。这类人群尤其是50岁以后应该早期检查。

检查: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治疗:(一)药物治疗适用于狭窄程度<50%,没有症状的患者,常用药物为阿托伐他丁钙,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能起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狭窄的发展速度、防止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的作用。

(二)介入支架治疗适用于狭窄程度>50%伴随症状的患者,及狭窄程度>70%无任何症状的患者。

支架治疗过程:无需开刀,用细针在大腿根部动脉扎一针,沿动脉内将支架送到狭窄部位,打开支架,血管狭窄即解除,恢复正常的脑血流。

支架后服药过程:不需要长期服用贵重药物,通常氯吡格雷服用2-3个月即可,费用大约元左右,阿司匹林建议服用1年以上,每个月12元左右。

下面用我院手术过程真实图片介绍支架治疗过程:

病例(一)女性,58岁,病历号:。因频繁发作性失语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6天入院。右利手。既往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9年。查体:语言欠流利,右侧肢体肌力Ⅵ级。CT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图1: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99%)

图2:三维DSA显示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

图3:手术进行中,微导管微导丝越过狭窄段

图4:支架到达狭窄处,准备释放

图5:支架置入后造影见狭窄解除,无残余狭窄

图6:术后三维DSA显示狭窄完全解除

病例(二)男性,74岁,因频繁发作性失语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5天来我院。右利手,既往高血压病史13年。查体: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头部CT未见明显梗塞灶。

图1:超选择全脑血管造影(DS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

图2:术中支架到位

图3:支架置入后造影见狭窄完全解除,血流通畅









































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l/5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