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S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临床结局丨

2021-7-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腔内治疗及开放手术,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得到症状缓解,而腔内治疗能改善SMA的血管重塑,那么二者在长期随访间患者生存情况及SMA的影像学改变又有何差别呢?为此,医院血管外科董典宁、吴学君教授团队设计了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JVS上,研究认为在规范化治疗管理后,单纯药物与腔内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腔内治疗有着更好的血管重塑及SMA通畅率,本期的EndovascularToday分享给大家。

研究目的

评价腔内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腔内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肠系膜上动脉(SMA)重塑的影响。

研究方法

在这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中,搜集了年3月至年8月间全部自发性SMAD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无重大不良事件发生(MAEs,包括夹层相关死亡、复发性肠系膜缺血症状、二次干预)。次要终点是SMA夹层的形态结构重塑及SMA的狭窄或闭塞改变。

图1:研究流程图

表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图2:SMAD分型(YUN):Ⅰ型,假腔有入口和出口,血流通畅;Ⅱa型,血流可经入口进入假腔,但无出口;Ⅱb型,假腔内血栓形成,无血流;Ⅲ型,夹层导致真、假腔均闭塞

表2:SMAD患者临床分型

表3:腔内治疗方案一览

表4:SMAD随访资料

表5:随访期SMAD影像学改变

图3:SMAD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A,无MAE生存曲线B,无MAE分层分析C,SMA通畅率分层分析D,未破裂和瘤变的SMAD生存曲线

研究结果

共有94例SMAD患者(91名男性,平均年龄50.4±6.3岁)入组该研究。57例(60.6%)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37例(39.4%)在初始药物治疗后接受腔内修复。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为86.5%(32/37)。在平均随访33.6±26.2个月间(范围1-个月),9例(9.6%)患者腹痛复发,6例患者再次行SMAD干预治疗。与药物治疗组相比,腔内治疗组更易出现完全或部分血管重塑(22(81.1%)vs24(44.4%)),P.),同时较少的患者经治后夹层无明显改变(5(13.5%)vs23(42.6%),P=.)。生存分析显示,在第1、3、5年间,无重大不良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5.6%,88.9%及85.4%,腔内治疗组SMA通畅率更高(logrankP=.)。

研究结论

SMAD腔内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均能带来相似的无MAE生存结局。SMAD行腔内治疗能带来更好的血管重塑率及通畅率。RefGao,Peixianetal.“Theimpactofendovasculartreatmentonclinicalout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12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