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近在咫尺
2021-3-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我国脑动脉瘤患者正在逐年增加,曾有数据说:在我国,平均个人中约3个人都是动脉瘤携带者,动脉瘤是导致成人猝死的主因之一。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脑动脉瘤”这个病症: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你和脑动脉瘤,离的那么近?
动脉瘤发病原因有很多,先天因素难以掌握暂且不提,后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感染、因各种意外引起的头部创伤等等。总之,其原理就是: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导致血流高压冲击,血管分叉处等薄弱部位逐渐呈瘤状突起。
脑动脉瘤是动脉壁的异常膨胀,动脉是一种将血液输送到大脑的血管。动脉瘤就像一个小囊,是局部的,这意味着它被限制在动脉内的一个小区域。在大脑中,与将血液输送回心脏的较低压力的静脉相比,这些血管以较高的压力将血液输送到大脑。气球膨胀是由于动脉壁薄弱造成的。
有人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有的则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发病患者多伴有剧烈头痛,并且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头痛;其次还伴有恶心、呕吐、出现复视或对光亮非常敏感等现象,严重者出现嗜睡、失去知觉以及昏迷(难以苏醒)等症状;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偏瘫、失语、深浅感觉减退、失明、精神症状等。
我国35至75岁人群中,未破裂动脉瘤发病率约为7%。在中国脑血管病论坛上,曾对我国的脑动脉瘤患者做过统计:我国35至75岁人群中,未破裂动脉瘤发病率约为7%,而40至45岁之间,是脑动脉瘤“爆破”的最活跃阶段。
建议大家,过了40岁之后,定时做一次脑部核磁,看看脑部是否有脑动脉瘤。动脉瘤一旦形成,绝大多数会永久存在,而且越长越大。脑动脉瘤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就算没有破裂也会逐渐长大,逐渐压迫周围神经组织,从而引发其他病症;一旦破裂出血,会导致患者脑溢血死亡,速度极快,医院。
当然,及时被发现的脑动脉瘤,就有治愈的可能。我们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让动脉瘤渐渐瘪掉,让有缺陷的血管逐渐恢复正常,而血液流向及流速也会回归正轨。
动脉瘤可以扩大和压缩(施加压力)头部内的正常结构。它们也可能破裂,让血液在高压下从血管中逸出,进入大脑周围的含液空间,甚至直接进入脑组织。这可能会导致突然的剧烈头痛——通常,但不总是,被人们描述为“我有过的很严重的头痛。”与这种头痛相关的可能是颈部僵硬和呕吐。对光也有很强的敏感性(正常的日光会伤害眼睛),所以脑动脉瘤渗漏或破裂的人可能更喜欢呆在黑暗的房间里。不太常见的是,动脉瘤可能压迫头部内部的神经,有时会导致复视。
脑动脉瘤手术首席专家:
刘爱华,中共党员、博士学历、神经介入知名专家、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获得者、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生物医药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人才、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卫生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从事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介入治疗)20余年,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与脑血管畸形等微创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相关研究先后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12项,国内外共发表学术论文篇(刊登在Stroke等专业期刊SCI论文61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2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4名,主编主译脑血管病专著2部。入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中央企业青联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等。
擅长领域:脑动脉瘤(脑血管瘤)微创介入栓塞治疗;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与微创治疗;颅内外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脑梗死动脉溶栓与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脑血管畸形(AVM)的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介入治疗;疑难复杂脑血管病的风险评估与微创治疗。
预约曹老师
END
北京普华脑科联盟专注神经领域发展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