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复查,随口说的一句话救了她的命h

2020-1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医院订阅哦!

市区居民杨女士,今年31岁,4年前因肾动脉狭窄做了介入手术。医院复查时,随口说了句头有点不舒服,引起医生的注意,一检查,发现杨女士有两个眼动脉动脉瘤。

记者从市人医介入科了解到,近一个月,该科室已经完成了数十例眼动脉瘤手术,4月24日和25日两天就做了3台,每年该院的同类手术有30-40台。

1

术后复查意外查出动脉瘤

今年31岁的杨女士家住在市区,4年前,她在单位体检中查出有高血压,医生建议其服用降压药。谁知,用药效果不佳,即使每天吃4种降压药,杨女士的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杨女士只得辗转求医,寻找诱发高血压的原因。最终,杨女士被确诊为是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市人医介入科主任张大忠为其通过介入放了支架,修复了血管狭窄处,杨女士的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今年4月20日,杨女士再次找到张大忠,想做例行复查。“我最近头也有点不舒服。”杨女士随口一说,引起了张大忠的重视,他让杨女士先做个头部的核磁共振,没想到真的检查出了问题,核磁共振结果显示,杨女士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有阴影,怀疑是有小瘤子,为了确诊,杨女士进一步接受了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诊为眼动脉动脉瘤,在其眼动脉段有两个2毫米左右的微小型动脉瘤。

手术中

“杨女士的瘤子虽小,但她有高血压病史,曾经又有过肾动脉狭窄,可见其血管并不是很健康,我们建议其摘除这两个‘不定时炸弹’。”张大忠说,24日下午,他就为杨女士做了介入手术,在瘤体内塞入支架和弹簧圈,阻止血液进入瘤体,让其逐渐萎缩消失。

对于自己“多说一句”却查出致命问题,及时进行了治疗,杨女士倍感庆幸。

2

眼动脉瘤发生率占总体的1/3

“动脉瘤是埋藏在身体随时可能引爆的‘不定时炸弹’。”张大忠说,常说的脑动脉瘤大致可以分为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眼动脉动脉瘤、椎动脉动脉瘤等等。“根据临床情况,前、后交通动脉瘤患者最多,占脑动脉瘤患者的近6成,眼动脉动脉瘤占总体的1/3左右,椎动脉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占比较少,一成都不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比椎动脉动脉瘤略少些。”

眼动脉示意图(来自百度百科)

眼动脉动脉瘤的发生与它的解剖位置有关系,它是颈内动脉进入颅骨后的第一个主要分支(颈动脉的颅内段),周围没有颅骨保护,而且正对着血流方向,如果血管壁先天发育缺陷或是患者有高血压,在血流冲击下,所以容易发生动脉瘤。30%—70%的眼动脉动脉瘤患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3的患者有视功能损伤,例如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等。

“眼动脉动脉瘤一般早期没什么症状,当动脉瘤继续增大(大于10毫米),可能会压迫到视神经,造成视力下降。当动脉瘤破裂出血时,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出血严重时,可能会致命。

据了解,一般的CT检查不一定能发现动脉瘤,只有做头部CTA(脑血管成像)或MRA(核磁共振)时,能发现这段血管壁上异常隆起,如果怀疑,可以进一步行血管造影检查来明确诊断。

3

30-60岁是高发人群

张大忠告诉记者,近年来,动脉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有一年本院医生职工体检,共有多人自愿增加了核磁共振检查,4名职工查出有脑动脉瘤,60多岁的有3人,还有一个40多岁,他们平时都没有不适症状。

张大忠说,动脉瘤的发生原因有先天性的,有家族史及遗传倾向;其次是年龄、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另外还与感染性疾病和外伤等有关,这类高危人群及时做体检,以排除潜伏的动脉瘤。

眼动脉动脉瘤和脑动脉瘤一样,最常发生于30-60岁的人群,其中30岁左右的患者往往因先天性血管薄弱,随着血流的长期冲击而发生脑动脉瘤。而50岁以上的脑动脉瘤患者一般因有动脉硬化,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而导致动脉瘤的发生,且多发动脉瘤更常见,破裂率也较高。

“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约为30%,这是一个高得吓人的数据。”张大忠建议,尽管动脉瘤在较小和没有破裂时,几乎没有症状,但还有一些前兆可循的,在日常生活中,假如出现视觉障碍、口齿不清、运动障碍、精神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并伴有长期头痛,或有家族病史的,患动脉瘤疾病的风险更大。因此,在日常体检时,也最好进行脑动脉瘤筛查,及早揪出体内的“隐形炸弹”。

只要是动脉都可能生瘤

人体有很多动脉,各处均可发生动脉瘤,按照部位来分,动脉瘤大致可分为四类——

神经系统:脑动脉瘤,颅外段动脉瘤(椎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瘤);

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

四肢血管:髂内、髂外动脉瘤,股动脉、腘动脉、膝下动脉瘤,腋动脉、肱动脉瘤;

内脏血管:肠系膜动脉瘤,肾动脉瘤,腹腔干动脉瘤,肝动脉瘤,脾脏动脉瘤等等。

其中,主动脉动脉瘤可以在主动脉全长中任何部位发生,但3/4位于腹主动脉,包括从胸降主动脉延伸到上腹部(胸腹动脉瘤),占主动脉动脉瘤的1/4。腹主动脉瘤中90%起于肾动脉以下,常向远端延伸到一侧或双侧髂动脉。

“临床中,最常见的是脑动脉瘤、颈动脉瘤、椎动脉瘤、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肠系膜动脉瘤、脾动脉瘤。”张大忠说,这些动脉瘤中,脑动脉瘤最多见,危险度和死亡率最高,这跟颅内独特的解剖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脑动脉分布在脑实质周围,缺乏其它部位诸如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的支撑,且脑动脉壁厚度只有颅外动脉壁的2/3,中层缺乏弹力纤维,分支又多,走形复杂,故而在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发生动脉瘤病变。

有几种动脉瘤一旦破裂,死亡率远远大于30%-50%,按危险程度分别是“颅内动脉瘤>椎动脉瘤>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

 

泰州晚报记者

王蕾

美编

顾静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l/11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