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血栓形成并急性溶栓成功
2016-11-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12%的患者院前死亡,20%的患者死于入院后,病后10-14天可发生再出血,这使死亡率增加一倍。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动脉瘤栓塞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创伤小、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技术难度高的治疗手段。现将我科曾救治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过程中血栓形成并急性溶栓成功病历报告如下。
病例特点:患者女,66岁,因“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入院。入院查体:意识清楚,精神极差,四肢肌力正常,颈抵抗3横指。急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在马少玲主任医师的指示和协调下,于当天下午积极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术中发现右侧后交通动脉有一大小约4mm×5mm的动脉瘤。遂行全麻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并支架植入术,给予动脉瘤致密栓塞并植入支架。术中发生血管内血栓形成,立即给予相应处理,血栓逐渐溶解。
影像学资料:
入院时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DSA提示后交通动脉瘤
术中给予弹簧圈致密栓塞动脉瘤及支架植入
术中DSA见血管内血栓形成
处理办法:立即给予欣维宁动脉溶栓,后继续静脉维持欣维宁36小时。
术中给予欣维宁动脉内溶栓后,血栓已部分溶解
术后用药: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IU,连续3天;
阿司匹林肠溶片mg/日,3月后减为mg/日,终身服用;波立维75mg/日,6周后停药。术后查体:
左上肢肌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Ⅴ-级;术后第二天患者左侧肢体肌力Ⅴ级。
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未遗留后遗症。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