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清晰超声内镜下的腹主动脉血栓
2017-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发生在动脉内的肿块样病变主要包括肿瘤、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其中源于严重粥样硬化病变的肿瘤与血栓较难鉴别。来自日本的Tomohisa学者等人报道了1例术前经超声内镜诊断的降主动脉血栓,文章发表在年第5期的JMedUltrasonics上。
患者女,45岁,反复右下腹疼痛1周。患者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10年,未予治疗,饮酒、吸烟史15年。血常规检查示WBC升高。腹部平扫CT示降主动脉膈肌水平至肠系膜上动脉水平见类圆形条状稍高密度影,腹部增强CT示动脉期同水平类圆形充盈缺损,延伸至动脉管壁(图1a,b),另有肝固有动脉微血栓及脾脏内地图形梗死灶。腹部平扫MRI示肿块T1稍低信号,T2等信号(图2a,b)。
超声内镜示动脉内低回声肿块,平滑贴附于管壁,肿块游离边缘呈锯齿状改变,其内见高低混合回声区,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3a)。超声内镜弹性成像示肿块体部由中等柔软组织组成,其基底部由中等硬度组织组成(图3b,c)。
根据影像检查结果,怀疑动脉血栓可能性大。抗凝治疗后复查CT,结果示肿块尖端脱落入腹腔动脉。患者肿瘤不除外,且存在栓塞风险,故予以肿块切除。由于肿块基底部与动脉壁贴附,且不规则突出物残留,行部分腹主动脉切除并移植。病理学检查示肿块由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纤维混合物组成,切除部分动脉内膜见胆固醇颗粒及纤维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
图1增强CT动脉期示降主动脉内类圆形长条状充盈缺损延伸至管壁(箭头);图a为横断面,图b为冠状面
图2为腹部MRI横断面;图a为T1加权序列肿块呈稍低信号(箭头);图b为T2加权序列肿块呈等信号(箭头)
图3a超声内镜示肿块内部见高低混合回声区
图3b超声内镜弹性成像示动脉内膜附着处呈蓝色(箭头);图3c超声内镜弹性成像示肿块体部呈蓝绿混合相间(箭头)
作者指出,由于血栓在不同时期的超声表现不同,其形态多样,难以准确评估血栓。Modi教授等人报道,食管超声心动图也可用于评估动脉血栓,但动脉内血栓与肿瘤仍较难鉴别。超声内镜能显示动脉内膜层,血栓与其相连处较为平滑、固定,而肿瘤、粥样硬化斑块与其相连处较厚、不规则。此外,血栓内部常见高低混合回声区。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可用于评估组织弹性及兴趣区域相关弹性信息。在本病例中,肿块与动脉内膜附着处显示为蓝色,肿块内部显示为蓝绿相间,不同颜色代表血栓组织硬度差异。既往超声内镜常用于评估胰腺肿块及淋巴结,本例证实也可尝试用于鉴别动脉内血栓与肿瘤以及评估血管内病变。
动脉血栓常采取抗凝、溶栓治疗,但会有器官栓塞的风险,因此很多研究提倡早期采取外科血栓切除术。Malyar等人建议,若抗凝治疗2周未见疗效,宜行外科手术治疗。本病例中已出现肝固有动脉血栓、脾梗死灶,若行抗凝治疗,则会产生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风险,故施行外科手术不可避免。
鉴于术前使用经胃超声内镜鉴别诊断动脉肿块之前未被报道过,通过本病例,作者认为,超声内镜鉴别诊断动脉内病变是行之有效的。
编辑:高瑞秋
点击超声时间菜单栏,更多精彩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白殿风早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