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男子晚期肝癌撑爆血管幸遇拆弹新
2017-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晚期肝癌,一个几乎闻者色变的字眼,但还有比这更可怕的,肝癌破裂出血,而且肿瘤多发,遍布肝脏,可谓“晚期中的晚期”。近医院,这样一位患者却成功获救,医生团队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先将仅剩的一点“好肝”养大到安全范围,再彻底切除“病肝”。这种方法是全球最新的ALPPS“养肝分步切肝法”,能让2-3成晚期肝癌病人重获生机。
▲多发的肿瘤
腹腔突然大出血
大约2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年仅40出头的的黄先生突发上腹剧痛,继而面色苍白,眼前发黑,人也支持不住,家人赶紧把他医院急诊科。急诊医生立即进行了腹部的CT扫描,结果让家人一下惊呆了:黄先生的腹腔里全是血,来自肝脏,里面的肝脏肿瘤已经破裂出血,而且肿瘤不止一个,左右肝都有。
▲腹腔大出血
当晚值班的外科副顾问医生纪任和杨雪菲连夜投入抢救,当时病人因为腹腔内出血已经休克,必须首先止血!团队仔细分析,黄先生的肿瘤属于原发性肝癌,由肝动脉供血,可以在肝动脉中插管,堵住往肿瘤供血的分支。介入科副顾问医医院,深夜为黄先生做了经肝动脉栓塞,黄先生的情况迅速好转,血压回升,经过输血,面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养大“好肝”再“拆弹”
出血终于暂时控制了,担子落在了肝胆胰外科团队身上,他们必须想方设法将肿瘤切除,否则黄先生顶多只能存活6个月左右。
团队回顾了介入治疗的图像后,发现患者最大的肿瘤在右肝,而且肿瘤旁边有多个卫星病灶,要彻底清除,必须将右肝全部切除。此时,剩下的左肝仅有标准肝体积的27%,远低于40%的安全线,按照传统方法直接一步切除,这点残肝根本不足以支撑身体需要,病人术后很可能会出现肝衰竭。全球最新的“养肝分步切肝法”成为唯一的可能,这种办法会首先把剩余的左肝养大到安全界限。
“养肝分步医院已经进行了7例,但这一例尤其不同,我们发现其实患者的左侧需要保留的肝脏也有几个转移病灶。”医院肝胆胰外科主管陈智仁副教授说。
幸运的是,左肝的几处肿瘤都在边缘,距离主要的血管较远,“我们应该有把握保留左肝的血管,并且可以在第一次手术时,就将左肝这几个病灶切除。”
年4月27日,陈智仁医院肝胆胰外科手术团队进行了第一次手术,将带瘤的右肝与正常肝脏分割开(但不完全切断),并将右肝门静脉支结扎,让原本流向右肝的血液改道,集中为左肝输送养分。与此同时,左肝的3处小肿瘤也被顺带切除。
不出预期,黄先生的左肝在一周内被明显“养大”,占到了标准肝体积的36%,基本达到了手术的安全界限。
▲第一次手术之后,左肝被成功“养大”
5月3日,首次手术之后第6天,团队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将带瘤的右肝完全切除。两次手术均非常顺利,全部出血只有不到ml,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在护理团队的精细护理下,黄先生两次术后都恢复得很快,第二次手术后1周多就出院回家。对于一位肿瘤已经撑爆血管的晚期肝癌病人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
肝移植技术降低切肝风险此次成功为黄先生续命的ALPPS“养肝分步切肝法”是肝胆胰外科最新的手术方式之一,年在德国首创。虽然ALPPS能为晚期病人带来新的希望,医院及肝胆外科医生都望而却步,因为手术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几率也很高,最高达17%。
年,香港大学将这项技术引入香港,为了降低风险,这支以活体肝移植闻名全球的港大肝胆外科团队加入了活体肝移植及精准肝切除的经验,彻底改良ALPPS,大大降低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其实活体肝移植和ALPPS分步切肝手术非常类似,我们将活体肝移植为标准的围手术期管理技术用在ALPPS手术上,令手术安全性大增,目前香港与内地的ALPPS手术死亡率低于5%。”香港大学外科临床副教授陈智仁医生表示。
德国专家原本将ALPPS应用于切除肠癌的肝转移瘤,陈智仁医生从年始潜心研究ALPPS之后,创造性地将其应用到有肝硬化背景的肝癌病人身上,并与前入路肝切除等技术相结合,多项研究发现发表于“ANNALSOFSURGERY”等国际顶级外科学术杂志上。
年,港大外科团队再将这项世界领先的新技术引入开医院,首例手术就遇到一位胰腺癌合并肝癌转移的37岁病人,情形与与已故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十分相似。在治疗中,团队在全球首次将ALPPS分步切肝手术与另一项腹部大手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同时开展,病人顺利获救,避免了乔布斯的厄运。
名词解释“养肝分步切肝法”,其学术全称为联合肝脏分割与门静脉支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英文简称ALPPS),主要针对部分大肝癌侵及过多正常肝组织,或位置特殊需切除过多正常肝组织,由于剩余正常肝组织过少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手术为将病侧肝脏与正常肝脏分割,将病侧肝脏门静脉支结扎,利用肝脏的再生能力,1周到2周后待健侧肝脏代偿性长大后行第二步手术,切除病侧肝脏,该手术方法为残肝体积太小而无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带来的新的希望。
-End-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北京比较专业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