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间一家族7人先后猝死原因竟然是
2017-4-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40年间一家族7人先后猝死“杀手”原为心脏病
20年间,一个家族4个人先后离开人世,被猝死疑云笼罩的家族人人自危,直到第5个人发病后,医院抢救,才揭开了背后的谜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脏病的绝命瘤。在专家眼里,它的频频出没传递的正是心脏病“疾病谱”悄然变化的信号。通过对接诊的例心脏病人的分析,医院心胸外科发现,冠心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病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的曲线一路走高。
一家4人,先后猝死离世
12月初的一天凌晨,53岁的孙群(化名)被救护车一路呼啸着从苏北转院至医院,进行紧急手术。据跟车来的家属透露,孙群平时有高血压,这一次病情来得尤其快,胸痛,头晕,发病仅仅9个小时就不省人事了。详细检查后,专家判断孙群患上的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如果不紧急手术,一旦夹层破裂,几乎百分百死亡。在从苏北到南京的路上,该医院的大血管疾病中心就已经做好了手术准备,病人到达后,专家连夜给她做了手术,从鬼门关前捡回了一条命。
在事后与孙群家人交流的过程中,一条信息让专家目瞪口呆。原来,这个家族被猝死阴影笼罩了近20年,一大家子先后有4人猝死,唯一的例外是孙群,如果不是转院到南京救治,很可能已经成为不幸的第五个了。
据家人介绍说,孙群的父亲就曾因为高血压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去世时才61岁。而真正引起一家人警觉的则是母亲的猝然离世。“那是年,也是一样的症状,喊胸疼,9点发病,12点人就不行了。到医院没多久就去世了。”紧接着,年,孙群的二哥,晚上突然喊着说胸疼,整个人大汗淋漓,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第二天中午,医院里去世了。然而,厄运并未就此结束,孙群的三哥也同样患高血压,在他53岁一次打麻将时,突然发病丧失意识并猝死……
祸起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竟然如此快地夺人性命?
专家告诉记者,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的一根动脉。所谓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主动脉内膜局部撕裂,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就像车胎鼓出来一个包一样。由于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因心脏大血管瞬间破裂而突然死亡,因发病凶险,在心血管疾病当中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被称为绝命瘤,只要血管破裂会在几分钟之内死亡。这类患者的死亡率和时间密切相关,未经治疗的,48小时死亡率达50%,一周为75%,三个月内平均90%病例因主动脉破裂而死亡。即使住院治疗,国际上平均死亡率也高达27.4%。所以也被人称为是绝命瘤。因此一旦发现夹层动脉瘤,必须立即手术。
专家提醒,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最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胸背部疼痛,呈一种撕裂痛,有的患者还伴有脑部并发症,如脑供血不足、头晕、脑出血、脑梗甚至丧失意识。专家强调,有些痛感比较迟钝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只会感到胸背部隐隐作痛,因此不当一回事,延误了抢救的时机,还有部分患者容易被误诊为心梗或者心绞痛,有些患者甚至在此期间动脉瘤不幸破裂,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心脏类疾病有多凶险?去年单病种前十位死因排行
1、脑血管病2、冠心病3、急性心肌梗死4、其他心脏病5、肺癌6、胃癌7、肝癌8、食管癌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糖尿病
心脏病高发、胸背部撕裂痛“幕后黑手”高血压
高血压是全球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脏病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被称为人类健康“无声的杀手”。目前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3.5%和9.7%
高血压知晓率35.8%(城市34.4%,农村37.7%)、治疗率29.2%(城市28.4%、农村30.1%)、控制率6.6%(城市8.1%、农村4.5%)
我国高血压患者超2亿(患病率仍在上升)
在疾控中心公布的年疾病死亡谱排行当中,以中风、脑出血、冠心病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病超过肿瘤排名第一杀手,而高血压正是脑血管病的幕后杀手。专家分析说,临床有70%-80%的夹层动脉瘤患者合并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控制不好是导致我国主动脉夹层等危急重症的最主要原因。一些年轻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甚至从来没有服用过降压药物。尤其是到了换季气温骤降容易刺激血压突然升高;节庆时聚会、娱乐过度容易情绪激动、精神兴奋,也会使得血压骤升,增加夹层动脉瘤破裂的风险。除此之外,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二叶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缩窄等结缔组织遗传缺陷性疾病患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都是夹层动脉瘤的高危人群。
如何防范心脑血管病
少盐少油、戒烟酒,控制危险因素
如何应对心脑血管疾病,专家一致认为,改变生活方式刻不容缓,控制危险因素是第一步。
鄂医院专家介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
1.要把血压控制在正常稳定范围。高血压大多数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早期通常无任何症状,极易为大家忽视,很多患者仅是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临床认为保持正常体重、不吸烟、少喝酒、少吃盐、适当补充钾、钙、镁,是有效控制血压的方法。
2.保持血脂正常。血脂中的胆固醇是引发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是心脏病恶变的主因。
3.控制空腹血糖在6.1以内。血糖正常。
4.保持体重,加强运动。
5.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是避免疾病的良方。
6.对已有三高症的人群,要积极治疗,除饮食、合理运动外还应结合药物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