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凉脚麻小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017-6-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本报记者郭静通讯员谢凤娇
【今年68岁的李大爷,常觉得腿凉腿麻,尤其是行走一定距离后,就会感觉腿痛,被迫停下来休息片刻。近两月,这种症状明显加重,行走距离持续缩短,后来干脆发展为不行走也疼的地步。
起初李大爷将其当成“老寒腿”自行处理,泡热水、贴膏药、吃止痛片,可一直不见好转。前些天李大爷实在熬不住了,到南方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腿痛腿凉是因为下肢血管堵住了,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据接诊的南方医院血管外科教授周忠信介绍,为确诊李大爷的病情,在做检查时,用细针穿刺李大爷大腿根部的血管,经穿刺的细孔用支架撑开了堵塞的血管。发凉的腿脚瞬间回暖,困扰李大爷数月的“老寒腿”神奇地消失了,几天后李大爷便恢复了从前的“阔步向前”,腿一点也不痛不凉不麻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是一种血管硬化性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脑梗、心梗一样,都是血管硬化性疾病,只是发生的部位不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在局部的表现,其发生也与“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显示,曾发生过脑梗或心梗的人,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很多。
周忠信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四个常见的阶段:早期会出现患肢发凉、发麻;中期出现的症状叫“间歇性跛行”,它的特点是走一段路后觉得小腿部痛,休息片刻又能继续行走,有些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就是简单的衰老现象,从而延误了病情;晚期即“静息痛期”,即使不行走也会出现肢体远端疼痛,夜间疼得甚至不能入睡,病人常整夜抱膝而坐;终末期,肢体溃疡甚至坏死,就要采取截肢保命的方法了。
尤其是发生脑梗或心梗时,如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而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要是不及时处理,患者虽不至于立即致死,但也将面临截肢的风险。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须综合治疗
周忠信指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如一旦出现了明显症状,医院进行综合治疗。比如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运动疗法、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非手术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血脂和血压、控制血糖、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药物治疗。血管扩张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物等。
调整生活方式。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首先需要注意饮食习惯,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同时,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良好心态。
运动疗法。每日适当运动,可有效地增加肢体对缺血的耐受力,并可促进闭塞血管周围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降低闭塞血管远端组织因缺血导致的感染、溃疡及坏死的发生率,增加保肢/趾率。
手术治疗。对于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的患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您若喜欢今日内容,可动动手指转发给亲友;若媒体转载,请标明出处!
更多健康资讯,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复方驱虫斑鸠菊丸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