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动物模型二

2019-8-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动物模型

作者:刘燕杜杰

文章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6(2)

2.TGFBR1和TGFBR2基因突变:

在人类中TGF-β受体TGFBR1和TGFBR2基因突变导致LeoysDietz综合征,表型与马凡综合征相似,但在患者中其动脉瘤扩张速度更快。活化的TGF-β与受体结合,激活经典的(Smad)和非经典的(Erk)信号通路,对于维持血管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在小鼠中TGFBR1或TGFBR2基因全身敲除会导致卵黄囊血管发育异常胚胎致死,平滑肌细胞特异性TGFBR1或TGFBR2敲除也同样会导致胚胎致死。Li等利用他莫昔芬诱导小鼠出生后平滑肌细胞特异敲除TGFBR2,可以导致胸主动脉瘤。Gallo等根据在人中报道的TGFBR1和TGFBR2致病突变位点,建立了Tgfbr1MR/+和Tgfbr2GW/+杂合突变小鼠,两种小鼠均可形成胸主动脉瘤及夹层,并从出生2个月后开始出现死亡。

3.其他基因缺失:

TGF-β信号通路在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过度激活还是抑制都会导致主动脉瘤/夹层。除上述介绍的FBN1及TGFBR1和TGFBR2突变小鼠外,TGF-β信号通路中Smad3缺失也会诱发严重的胸主动脉瘤及夹层,平滑肌细胞中Smad4基因敲除则可以同时引起小鼠胸和腹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发生。细胞外基质相关的基因缺失也会诱发胸主动脉瘤及夹层,如纤维蛋白4(fibulin-4,FBLN4)全身敲除会导致小鼠在围出生期死于主动脉瘤破裂,而平滑肌FBLN4特异性敲除则引起升主动脉瘤,并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死亡。

(未完待续)

心内空间

一起分享医学的点滴

刘燕杜杰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ys/9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